深化改革 | 柘榮:持續(xù)加強改革創(chuàng)新 助力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柘榮縣委、縣政府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工作部署,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柘榮縣堅持把優(yōu)化提升營商環(huán)境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提高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舉措,對標任務抓改革,聚焦問題抓整改,通過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打通“堵點”,消除“痛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推動全縣營商環(huán)境建設水平持續(xù)爭先進位。
→多舉措 推進營商服務升級
在剛剛過去的6月21日每月“局長服務日”中,孔府家茶茶葉店辦事員孔先生來到柘榮縣行政服務中心城市管理局窗口前咨詢了解相關流程及所需材料。在了解情況后,城市管理局局長姚松周拿出一份辦事指南為其進行解讀,并強調了特殊環(huán)節(jié)。
“局長講解得十分細致,沒想到今天過來咨詢,會是局長全程耐心接待我?!笨紫壬f,過去,辦理業(yè)務要來回跑好幾趟,現在當天就能辦結,真是又方便又省力。
記者了解到,為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柘榮縣行政服務中心在每月的1日、11日和21日(遇節(jié)假日順延)開展“局長服務日”。同時,為充分發(fā)揮行政服務中心大平臺、大集成作用,柘榮縣行政服務中心創(chuàng)新推行“局長聯審會商日”,于每月11日(遇節(jié)假日順延)上午召集涉改窗口所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集中會商,各部門主動作為、積極配合,變“獨唱”為“大合唱”,協同破除跨部門審批壁壘,提高重點項目審批服務效率,全力推動柘榮縣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自開展“局長服務日”以來,局長接待群眾761人次,接件466件,辦結461件,解決問題75件,收集意見建議46條,受理群眾反映問題5件;涉改部門“局長聯審會商日”解決項目5個;“一線督辦日”召開3次,調研具體事項5個。
“局長服務日”僅是柘榮縣推進政務服務的其中一項。為助力營商環(huán)境提升,柘榮縣政府出臺全省個《工商業(yè)企業(yè)及住宅小區(qū)用電外接電力設施建設費用全額補助管理辦法》文件,明確由政府全額全容量補助工商業(yè)10千伏永久性用電和新建住宅小區(qū)用電外接電力設施建設費用,實現小微企業(yè)辦電“零投資”。并由柘榮縣城市管理局、自然資源局、國網柘榮縣供電公司等九個部門聯合出臺文件,開設電力工程占掘路審批“綠色通道”,實行規(guī)劃、市政道路、公路、農村公路、交通、電力等相關管理職能部門聯合審批,優(yōu)化市政管網建設路徑,減少城市道路開挖頻率。
打造“四合一”服務專窗,實現“水電氣網”聯合報裝則是柘榮縣為提高供水、供電、燃氣、網絡報裝便利度,實現項目、企業(yè)、公民便利化改革的又一舉措。一方面,針對新建工程項目,征集企業(yè)“水電氣網”報裝需求,聯合上門對接,預先開展現場踏勘和外線施工等工作,并對項目、場地周邊區(qū)域管網建設提前規(guī)劃布局。另一方面,在行政服務大廳開設“水電氣網”聯動報裝綜合專窗(工程建設綜合窗口),在便民服務大廳開設“水電氣網”聯動報裝便民專窗,統一整合專營單位各自的告知單、申請表,區(qū)分為“企業(yè)、單位報裝”“居民立戶”兩類,實現企業(yè)得益、群眾受惠。
→“柘好辦” 助推政務服務改革
只需在手機上關注一個公眾號,便可享受到各類服務辦理事項——這是柘榮縣為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通過集中整合縣域內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城市管理等“互聯網+”數字資源,傾心打造出的“柘好辦”微信掌上辦事平臺。該微信辦事平臺的啟用,有效推動了柘榮縣企業(yè)群眾辦事便捷化、城市服務智能化。
“以前想了解一些報批政策,就得關注各類微信公眾號或到行政服務中心來咨詢,時間久了,手機里的微信號數不勝數,需要時還得一個一個找?!睂幍率邪爬枭邢薰矩撠熑岁愓齽赘嬖V記者,自從有了“柘好辦”,只需關注這一個公眾號,就可以辦成很多事?!耙惶柾ㄞk,實在是太方便了?!?/p>
推進政務服務移動端建設,開發(fā)“柘好辦”微信掌上辦事平臺,這是順應互聯網發(fā)展趨勢、方便群眾辦事的一個良好舉措,也是柘榮縣“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一個亮點。據柘榮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吳志剛介紹,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被普遍認可和推行,越來越多的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開設了“互聯網+”政務功能或服務功能,各類APP、公眾號琳瑯滿目,企業(yè)群眾需要同時關注使用多個微信公眾號或者APP,造成諸多不便。打造“柘好辦”城市服務品牌,就是要按照服務內容的成熟度和迫切情況,分領域、分步驟夯實城市服務內容,持續(xù)推進大數據與城市服務和管理深度融合,全方位、多領域實現“在這里都好辦”的體驗效果。
據了解,“柘好辦”微信掌上辦事平臺目前已經上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5895項。不僅吸納了全縣官方新聞訊息,集出行購票、掛號就醫(yī)、旅游導覽和醫(yī)保、公積金、健康碼查詢等熱門服務為一體,還提供辦事指南、微信取號、在線申報、辦件查詢等服務,以及政策咨詢、反映問題、提出建議、表達訴求等內容,讓企業(yè)群眾動動手指就可享受到更快捷、更貼心的指尖生活體驗,全面助力企業(yè)發(fā)展,提升惠企政策知曉率和營商環(huán)境滿意度。
“我們還在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設立了‘柘好辦’幫代辦服務站,成立‘柘好辦’青年政務服務隊,通過‘線上點單、線下接單’的服務模式,著力將‘群眾企業(yè)跑’變?yōu)椤畮痛k’,有效打通服務企業(yè)群眾‘最后一公里’”吳志剛告訴記者,“柘好辦”青年政務服務團隊成立以來,已累計為企業(yè)群眾提供引導咨詢、打印復印、材料填報、網上幫辦等志愿服務3000多人次,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設窗口 盤活山間綠色資產
“沒想到通過林權也能貸款,效率還這么高!”這是今年3月,成功通過林權申請到貸款后,柘榮縣順榮投資有限公司法人陳女士的感慨。
今年3月,柘榮縣楮坪鄉(xiāng)后樓村委會將160畝的閑置林地委托柘榮縣順榮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林權抵押的方式,獲得農信社提供的200萬元“福林?碳匯貸”,這是該縣首筆以林權抵押方式進行的線上融資,開啟了農村生產要素融資新模式。
據陳女士介紹,公司通過寧德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完成了平臺注冊、企業(yè)實名認證、要素登記和確權、線上申請貸款等流程,整個操作過程不超過10分鐘,當天就收到了授信總額200萬元的“福林?碳匯貸”,貸款期限為3年,貸款利率為6.98%。
“對于銀行來說,通過平臺辦理線上融資業(yè)務,解決了線下同一資料各環(huán)節(jié)重復審核、人為審核易出錯等問題,整個流程效率至少提升30%。”融資放款的柘榮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負責人說。
“此次收儲160畝林地主要流轉給合作社發(fā)展黃精種植、林下養(yǎng)殖等林下經濟,通過合作社帶動周邊的困難群眾、農戶就業(yè),實現鄉(xiāng)村產業(yè)興旺?!辫亨l(xiāng)鄉(xiāng)長趙中華表示,楮坪鄉(xiāng)現有閑置林地6000余畝,“林權貸”線上融資能夠將農戶手中閑置的林地統一收儲、統一融資、統一規(guī)劃,并流轉給合作社等機構發(fā)展林下經濟、林下養(yǎng)殖業(yè),進一步盤活林地資源,為楮坪鄉(xiāng)今后形成多元林下產業(yè)鏈奠定堅實基礎。
資源變資產,一紙生萬金。在當下的柘榮,生產要素融資已不是個例。去年底,為響應市政府號召,柘榮縣積極開展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運營工作,授權柘榮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下屬的柘榮宏榮投資有限公司承擔平臺建設運營任務,先行在行政服務中心掛牌開設“農村生產要素流轉中心”服務窗口,出臺農村生產要素流轉運營工作的規(guī)范性文件,完成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前期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基礎數據的收集工作,先后有6個金融機構、8個要素類別、28個金融產品入駐平臺,包括茶園、白茶太子參存貨、林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茶企廠房,勞動者要素等。
此外,平臺還入駐了6個第三方評估機構和擔保公司,涉及房地產類、資產類、林權類評估等領域,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實現“一站式服務”,激活農村發(fā)展經濟活力。截止目前,共開展11筆融資業(yè)務,融資金額1550萬元。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通訊員 陳麗彬
編輯:林宇煌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