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采訪“小村長”,青年新農人奮進“甜蜜”事業(yè)
2019年起在屏南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下
屏南團縣委聯合電商辦、網信辦等多家單位
緊抓電商時代“風口”
陸續(xù)開展40多場直播培訓與助農直播活動
以電商促農的形式,吸引青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現今已培育出1000多名青年主播上崗
孵化出田小宇、楊晨芬、卓萍萍等
一批知名青年鄉(xiāng)村電商主播
80年后青年
屏南縣代溪鎮(zhèn)恩洋村
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張林德
是第一批培訓班學員之一
以新媒體電商為農具
加入到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先鋒隊伍中

央視《振興路上》欄目報道中,記者張贊對張林德進行了采訪。這位“小村長”究竟是如何改變恩洋村農業(yè)經濟的?
活用數字力量 改變村民困境
偏遠山村最大的問題是閉塞,過去恩洋村的水果難出村,只有臨縣的一些商戶來采購,路子不通就要面臨壓價,村民不得不低價傾銷,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辛苦種植的數以萬計果子無人問津而爛在園子里。


2022年屏南縣新媒體團隊培訓師生合影

2018-2021年張林德取得的聘書及榮譽
雖然彼時張林德抖音運營技巧還很稚嫩,在他與垣坑村領導班子共同努力下,依舊為恩洋村和垣坑村打開了批發(fā)銷售的渠道。
從2019年開始,陸續(xù)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到兩村收購不同時令的水果,其中廣東一帶商戶進貨量最大最穩(wěn)定。今年受疫情影響,較遠省份商戶的采購數量銳減,但在恩洋村的各季水果掛滿枝頭時,來自周邊各省的商戶們依然通過“張村長”的抖音賬號早早完成預購。

張林德直播幫助垣坑村推廣臍橙
果園農忙未過,幾十萬斤果子便已銷售一空。不過短短7-10日,恩洋村的油柰就在豐收季全部售罄;芙蓉李在八成熟時就被預定,靜待最甜美的時刻被分批采擷送往千里開外;橙紅可愛的柿子,在直播間饞夠了觀眾后,紛紛躺進精心鋪墊的包裝盒里,每箱5-10斤總計1.8萬件的柿子被送往千家萬戶......最近,垣坑村鮮美多汁的臍橙也在不斷被摘下,從小山村運送至周邊城市中。
收入提高后,村民的底氣也足了,不僅能安心專注于精進種植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部分財力和人力充足的村民,更是大膽辦廠直銷,建立屬于自己的農產品品牌。安逸的偏遠小山村,就這樣鮮活起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回鄉(xiāng)“筑巢”,加入直播助農的隊伍,反哺家鄉(xiāng)。
轉型拓版,精進升級
2022年9月,恩洋村的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基建目標基本達成,張林德終于有時間組建起自己的4人抖音小團隊,他的好朋友--屏南百事微幫文化傳媒的合伙人之一張禮川承擔起視頻腳本策劃、剪輯的重任,幫助賬號轉型,做好、做強。

特聘新媒體導師協助張林德進行實操訓練
初期,因為鏡頭表現力不足和口音重問題,張林德團隊完成一條短視頻需要花費至少3天時間。散客零售直播偶爾也會遇到“直播3小時只賣出3單,還不夠電費錢”的窘境。通過求助縣里直播帶貨大V主播指導,不斷總結、反復練習,問題得到逐步解決。

“同期一起搞直播助農的村干部很多,有些人沒能堅持下來,有些人很堅持也努力但始終不溫不火。其中原因一來是因為工作崗位特性,二來也是看運氣,我也只是運氣好了一點而已。”對于自己在抖音直播上的小有所成,張林德回應很謙遜。
他表示,小田姑娘、楊美麗等知名主播一直是他追逐的榜樣。之后他將努力擴大賬號影響力,進一步拓展銷路,擴大恩洋村種植面積,結合自身的經驗,為自發(fā)組織辦廠的村民提供咨詢,促成恩洋村農產品產銷上下游渠道的鏈接,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發(fā)展。

這是青年奮斗最好的時代
這也是普通人翻身致富最好的時代
張林德是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更多的青年開始用現代化元素
革新傳統農業(yè),開啟新農發(fā)展之路
為鄉(xiāng)村造血換面,帶去新氣象
來源:寧德共青團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林珺
視頻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yè)農村頻道
視頻剪輯:共青團寧德市委
責任編輯:陳娥